河洛大地,气象万千;古都洛阳,奋楫争先。5年多来,在洛阳市委和省总工会的坚强领导下,洛阳市总工会紧紧围绕全市“产业发展、城市提质、乡村振兴”三项重点工作,以“六大工程”筑基、“六大行动”补短、“二十件实事”惠民,团结动员全市职工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洛阳经济社会发展,在推进现代化洛阳建设的壮阔征程中,书写了新时代工会组织服务大局、服务职工的绚丽篇章。
举旗定向,思想政治引领凝聚磅礴力量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的桥梁和纽带。5年多来,洛阳市工会始终把牢正确政治方向,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职工、教育职工、引领职工。
“百万职工大宣讲”声势浩大,“洛阳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联盟”全省首创,“劳模工匠宣讲团”深入一线……一场场线上线下宣讲活动如春风化雨,让党的声音飞入千家万户。7000余场宣讲、50万人次覆盖,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职工心中扎根铸魂。“两个确立”深入人心,“两个维护”成为自觉。
职工文体活动现场
劳模广场致敬楷模,工运史馆传承精神,“劳模匠星耀河洛”宣传活动光芒闪耀。5年多来,洛阳市工会创新构建“网、微、端、屏”媒体传播体系,评选“最美职工”,讲好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工匠故事,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蔚然成风。“职工文化节”“职工体育节”“洛工书声”“洛工学堂”“职工夜校”等“工”字特色文化品牌熠熠生辉,千场文化进基层活动丰富多彩,将百万职工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汇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劳模工匠进校园”宣讲活动
服务大局,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充分彰显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工会工作的核心价值所在。洛阳市工会始终自觉将工会工作融入全市发展蓝图,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在现代化洛阳建设的主战场上建功立业。
围绕重塑洛阳产业格局,助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市总工会牵头制订《洛阳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推出117项改革举措,建立5级试点体系,培育83家产改试点单位。在全省率先成立的“工匠学院”,作为产教融合类唯一案例入选全国工匠学院建设参考案例;组建洛阳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新增创新工作室150个,形成“产改洛阳经验”。
聚焦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点产业,全市各级工会组织深入开展“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围绕优势产业链开展各类竞赛400余场,680万人次职工投身其中,赛出水平、赛出精神、赛出效益。
一线职工技能竞赛现场
洛阳市总工会组织的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现场
5年多来,18名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114名省劳模和先进工作者、200名市劳模和先进工作者、440余名各类工匠脱颖而出,他们的事迹奏响了“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强音。扎实开展的乡村振兴劳模出彩行动惠及101个村97万名群众,让工会力量在广阔天地绽放光彩。
面对防汛救灾、夏粮抢收等急难险重任务,全市工会组织闻令而动,动员职工冲锋在前,累计开展志愿服务11.39万人次,捐款捐物3627万元,发放慰问金1569万元,返还小微企业工会经费1560.78万元,以“娘家人”的担当,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职工重大疾病互助保障”赠送仪式现场
心系职工,维权服务提升幸福感安全感
“职工在哪里,工会工作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职工需要什么,工会组织就服务什么。”这是洛阳市总工会的庄严承诺。
维权维稳有力有效。深入实施工会工作法治化行动,“八五”普法扎实推进,“法律体检”“一函两书”等经验广泛推广,律师入企驻点工作站试点建设,法律援助全覆盖稳步推进。“法院+工会+人社+司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日益健全。参与处理欠薪案件633件,为4645名农民工追讨工资3317万元。已建会国有企业、百人以上非公有制企业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制度保持高建制率,建会企业集体协商建制率在93%以上,签订集体合同1.8万份,覆盖职工92万余人,构建了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豫约行律师入企驻点工作站调解现场
服务职工用心用情。“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活动温暖常伴,送温暖资金7084万元,惠及11.7万人次职工,“金秋助学”8770万元助2.6万学子圆梦大学,为劳模、技术工人、新业态劳动者等免费体检8.8万人次,连续5年会同政府部门为万余名环卫工人提供免费“爱心早餐”。创新服务载体,职工重疾医疗互助保障、工会大食堂、流动妈咪小屋、爱心托管班、“会聚良缘”婚恋交友等品牌服务如雨后春笋,精准回应职工需求。“洛工学堂”“职工夜校”为职工生活“充电”,“职工心理微课堂”守护心灵健康。省工人龙门疗养院焕新运营,市工人文化宫综合提升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工会服务阵地融入邻(乡)里中心253个,职工生活品质持续提升。
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爱心早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洛阳市总工会敏锐抓住新业态劳动者这一重要群体,大力开展集中入会行动,新建新业态工会组织1533个,发展会员26.2万人,并为他们量身定制维权服务套餐,让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成立青年职工工作委员会,打造“会聚新青年·筑梦洛阳城”品牌,助力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让更多青年爱上洛阳、扎根洛阳。
新业态职工集中入会
深化改革,工会组织焕发勃勃生机
改革创新是工会工作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洛阳市总工会坚持“开门办会”,推出18项创新举措,积极构建枢纽型群团组织。
基层基础持续夯实。在全省首家探索基层工会联合会改革,首家实现县区新业态工会组建全覆盖,首家建立健全劳模动态管理机制。“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模式有效扩大组织覆盖范围,全市基层工会组织达1.74万个。“小三级”工会建设不断加强,培育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小家)13个,6人获评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扎实有效,130名机关干部组成49个小组深入基层蹲点,推动资源下沉、力量下沉。
数智赋能提质增效。“洛工惠”App上线运行,“扫码入会”“一键入会”让入会更便捷,开展线上普惠活动62场次,投入资金420万元,惠及职工800万人次,“智慧工会”让服务触手可及。
强基固本,全面从严治党保障行稳致远
打铁必须自身硬。洛阳市工会深入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坚持不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市总工会获评“五型模范机关”。
职工集中学习培训现场
干部队伍充满活力。大力弘扬“四敢”精神,完善正向激励机制,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常态化落实基层联系点、蹲点制度,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市总工会获评全省“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3个100”先进典型。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以案促改”深化拓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优化。109支劳模志愿服务队开展服务1.6万人次,市总工会被省文明委评为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省级文明单位标兵。
回首过往,历程极不平凡,成就鼓舞人心。这是洛阳市工会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的5年,是围绕中心、担当作为的5年,是深化改革、锐意进取的5年。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实现了“全省有影响、全国有地位”的目标。
一线技术工人疗休养活动
展望未来,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洛阳市总工会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和省总工会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勇担使命,深入实施“六大工程”,扎实开展“六大行动”,突出办好“二十件实事”,不断开创洛阳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为加快现代化洛阳建设、重振洛阳辉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古都焕新,工运潮涌;同心奋斗,未来可期!
来源:洛阳日报(网络与职工服务部转载)